央视网消息: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我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长势总体正常。 当前,东北地区春玉米处于籽粒灌浆期,水稻进入孕穗至抽穗期;黄淮海夏玉米陆续抽雄吐丝,夏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长江中下游中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南方双季晚稻栽插过八成,进入田间管理关键期。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处长朱娟称:“立秋将至,目前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60多天,秋粮作物陆续进入抽穗灌浆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防汛救灾紧要关头。当前,主产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多、土壤底墒充足表墒好、作物长势正常群体足,可以说夺取丰收还是有基础有条件。”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入夏以来,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黄淮海部分地区夏播期干旱,近期河南、湖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遭受较重洪涝灾害,给局部地区秋粮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从全国面上看,秋粮苗情长势总体正常。 朱娟表示,农业农村部将紧盯主产区重灾区,紧盯每一个粮食品种、每一个关键环节,组派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指导落实秋粮“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防灾减灾关键措施,全力打赢抗灾夺丰收攻坚战。
主产区实施“一喷多促”促秋粮作物壮苗稳长 最近一段时间,秋粮作物正陆续抽穗灌浆,正是稳产增产的关键窗口期。主产区加紧实施“一喷多促”,促进秋粮作物壮苗稳长。 “一喷多促”是指为作物一次性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菌剂,从而达到促壮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的目的。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0.37亿元,支持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 山东6600多万亩秋粮虽然经历前期干旱及旱涝急转,但由于田管及时到位,目前长势整体良好。当地正抓紧把中央财政1.1亿多元资金下达到各地实施“一喷多促”。新泰市组织了11支专业飞防队,并引进6架高性能无人机,作业效率提高近一倍。 新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作物科科长包伟介绍:“当前全市40.1万亩玉米正处于病虫害高发期,抢抓这一窗口期重点防治玉米的南方锈病等病虫害,力争在8月中旬之前完成第一轮统防统治。” 眼下,霍邱县的190万亩水稻正处于拔节分蘖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遵循“治早、治小,防重于治”的原则,当地组织100多支专业化植保队伍奔赴田间地头,力争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全县60%以上的水稻进行统防统治。 霍邱县城西湖乡种粮大户王仁松介绍:“防治窗口期也就一个星期左右。如果防治早了,虫卵没有发生,如果防治迟了,二化螟已经钻进水稻里去了,不容易打。所以我们找了几台无人机过来,半天时间就搞定了,为秋粮的丰收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加大推广新技术新装备 促秋粮稳产高产 此外,在秋粮生产过程中,各地加大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力促秋粮稳产高产。 河南今年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在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一排排玉米长势喜人。今年,当地采用“宽窄行密植+滴管”的种植方法,既保证了玉米喜欢通风透光的天性,又提高了玉米的水肥供给。 鹤壁市浚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董文全介绍:“现在玉米正处于授粉期和籽粒形成期,也是玉米管理最为关键的时期。这段时间要抓紧时间浇水施肥,一般每亩地可施尿素15—20公斤,最好再配入一些磷肥、钾肥或微量元素水溶肥,这样营养更全。” 在安徽桐城市,当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在这个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一行行“新型飞蛾诱捕器”错落有致。这些一个月前安装的新型诱捕器成了稻田的绿色“守护者”,用来诱杀田间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在黑龙江北大荒军川农场,农技人员正利用孢子捕捉仪捕捉田间有害菌群存量,同时通过植保巡田机上的多光谱分析仪分析水稻长势。这种“空地结合”的立体监测,让植保作业更加精准、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