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黑色暴雨暴露了香港顶层管治质素问题

悉美芳 2023-9-10 14:05 116人围观 安危事件

来源:香港01
作者:胡恩威
悬挂台风苏拉十号风球之前,特首李家超公布一系列的措施去应对台风,成立专组,好像非常有组织。十号风球过后,香港市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状况,大致平安。可能正是政府对市民作出期望管理,推高了大家对十号风球的危机意识。当十号风球横过并未造成像2018年台风“山竹”的破坏力,大家松一口气,政府也松一口气。

  
 
政府对台风苏拉的对应,原本令市民以为香港管治有一定水准和质素。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相隔一周后,发生一场世纪黑雨,完全暴露了香港管治的核心问题。
黑雨当晚,由十一时开始至凌晨四时期间,在社交媒体已经上载了大量暴雨灾情的资讯;尤其是四点之后,各区街道洪水暴发。但是政府迟迟推延至早上5时30分才宣布停课,其实很多交通工具,尤其是载客量最多的港铁,基本上已经不能正常地运作,必然会影响当天上班上学的情况。为什么政府要等到早上5时30分才宣布停课呢?这个时间是由谁决定呢?
笔者在凌晨四时打开社交媒体一看,已经满目灾情。那程度比十号风球更严峻,香港正在发生一场大型灾难。政府应及早宣布停工停课,而不应拖延。到底是谁在拍板停课决定?停学是教育局决定?停工是劳工及福利局决定?还是政务司决定?是特首决定?相信政府应该要向大家作一个交代。
这场黑雨影响最大的是基层打工仔,中高层职人可以在家工作,雇主也一些合理的安排。有些人说若果宣布“极端情况”后,有些基层工种人士不上班反而会加速灾情,这个说法不合理。政府应该有一个协调大布局,例如发生大型水灾时,渠务署、食环署、路政署等部门应该有紧急应变措施。政府说要改善地区行政,地区区长应该负起各区的指挥防灾工作,应该由地区专员(DO)负责,DO要对当区的市民负责;地区行政体制应该有一个团队去落实工作。
看看这次灾情,似乎是传媒很积极报道,但政府只是出来呼吁大家要留在安全地方,却对于具体的灾情、各区水浸问题没有处理。什么是紧急灾难应变?就是在猜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灾难,才是对应变措施的真正考验。一些早已预知的灾难,例如台风,可以预先作预防。但是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暴雨,才见到政府的真章。
其实用逻辑推理一下,一场下了四个小时的黑雨,一定会引起状况和意外。政府为什么不马上宣布一系列措施,而一定要拖到早上5时30分?其实那些时候九巴与电车已经宣布停驶,港铁只提供有限度服务,难道上班和上学人士可以没有影响吗?
目前李家超政府有个特色︰好像很积极地工作,但是出来的成果并不像预期。例如房屋政策,23万宗公屋轮候申请,但政府建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就说得好像可以解决房屋问题。另外,向国际推广“Happy Hong Kong”、“Hello Hong Kong”之后,还有“香港夜缤纷”,做了一些动作,但实质上带来什么效果?长远有什么正面效益?特首可以告诉市民吗?特区政府仍是见步行步。有时候甚至用“大石砸死蟹”的条例扼制行业发展,例如去年发生MIRROR事件后,康文署加强监管,意思就是加强工程师以临时建筑物条例去监管舞台布景,这是全世界独有的监管方法。
不检讨自己做错什么,而把错误外判给市民大众,是香港政府的施政特色。李家超上任已一年,这种风气仍未见有多大改变。官员们只关心是否需要负责而不是问责,他们要有“权”但不要“责”,这是香港目前施政的一个大问题。
这次雨灾让人看见香港前线公务员,例如消防处、渠务署的公务员非常积极,奋不顾身去救灾,这是值得嘉许的。但现在香港管治问题不是前线公务员问题,而是顶层公务员以至问责官员的质素问题。他们懂得说一些漂亮话,出席很多大型活动,但对前线工作有多大兴趣?政府设立很多委员会,都是找一些社会贤达和成功人士,而他们的思维是如何加强监管与及设更多限制。
香港缺乏良好政治领导和政策导向。每一件事情都是办一个活动便解决了。然而,到访亚细安一次不等于香港完成了亚细安政策,开了一个创科研讨会也不会就出现创科产业;就算举办了20次人工岛研讨会,人工岛也不可能顺利兴建。这种开会式、文件式、活动式的管治导致香港下沉。
这场黑雨完全暴露了香港的问题。虽然民间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反动,但是大家看见市民真是怨声载道,而政府官员迟迟没有出来说什么话,也没有落区考察,他们在做什么呢?决定“停学停工”的条例,是否需要修订修改?当晚已经有立法会议员呼吁政府尽快宣布停工停课,但原来香港只可以在台风吹袭的情况下才能宣布停工停课。那么在国家安全的框架下,若果发生大型灾害,例如恐袭、核辐射泄漏或者其他大灾难,如何应变?政府有没有一定指引?我相信政府需要交代。
我十分担心一种风气,大陆官员说什么、领导说什么,香港政府官员像鹦鹉学舌一样跟着说,说完之后可能举办一个公众活动、办一个研讨会就等于完成工作。这种风气不值得嘉奖。例如最近新田工业区办咨询,其实又是在拖下去,拖到2035年,2035年离2047年不远了。面对目前这种局面,香港市民恐怕宁愿用大陆的城市管治模式来管治香港,相信那比只办活动、不做具体策略研究的管治方法更有效。
香港许多政策仍停留在90年代。什么时候纸本政府才可提升为电子模式管治?大陆已经电子化,香港政府仍然以纸为本管理,这个问题应该由谁去解决?正常来说应该是由政务司去统领公务员体系进行改革,检讨如何有系统地推动电子化。是不是由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集中精力找专家研究如何令政府提升应用科技能力?是否可以由大数据开始去做?做一些实事才能令市民对政府有信心。看见一位病人咳嗽吐血时,倘若医生只给他一些喉糖,说吃了便会复元,大家觉得这是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当然不是。
特区政府目前大部分政策都是用这种喉糖方式去应付,希望只是李家超上任后的一个短期措施。今年的《施政报告》必须要有一些更长远计划,不要以为办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问题。目前香港最重要的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这场暴雨可以看见,地区管治及顶层领导都需要加强,要有真正应变灾难能力和政治领导决心。
2019年的事件和2020年爆发疫情,暴露出各种施政的系统性问题。究竟应该由谁去负责进行系统性检讨并进行改革?现在很多市民北上,将香港和深圳作一比较,发现香港非常落后。深圳有其管治的优势,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即可吸收国际管治方法,也应该同时向“一国”学习优良的管治方法,才是正道。若果香港维持只办活动、只做文件、只做大型工程基建,不去处理实质的管治软件问题,只会继续沉沦下去。
灾后政务司司长开记者会而不落区视察,本身已是政治公关的大失败。在记者会上,司长非常自保地重复“五百年一遇的黑雨”,言下之意政府这次没有做错。记者不停追问,官员们也没有解答为什么要到早上5时30分才宣布“极端情况”,劳工处要到早上7时才发布劳工指引。若果政务司司长是负责统领这次暴雨安排,他应该直接向市民道歉,而不应该把责任推给天文台和渠务处。说到底,停工是一个政治决定,由晚上11时开始暴雨不断,凌晨4时香港许多地区严重水浸,作为一个有政治判断能力的官员,便应该马上宣布停工和停课。
政务司司长大可以简单地说︰这是五百年一遇的灾难,做得不好希望大家可以原谅,向市民鞠躬致歉;并应该落区巡视具体情况,让记者一起去采访,而不应该在政府总部办一个读新闻稿的记者招待会。市民大众看了之后只会更加生气,觉得香港政府高层根本对市民不关心,只把所有责任外判给雇主、外判给黑雨气象、外判给天文台。下了四小时的黑雨是客观的科学事实,不能抵赖,但那些政治决策根本和天文科学无关。
所以,政府这次是做错了,做错便要认,认便要改,改之后要检讨成效,这才是有承担的政治领导。目前这种你推我让、“赖来赖去”式的管治方法,只会令大家对特区政府失去信心,让一场世纪黑雨暴露出香港管治的核心问题。
作者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首席执行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迪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