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根据相关普查数据,我国0—6岁学前儿童的数量是1.13亿,这其中,0—3岁婴幼儿约4200万。如何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这既是无数家庭关心的事情,也是我们国家重大的民生事项。 破解城市托育难题,上海有了有益的探索。11月23日,在经过了十几天面向社会的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四十六次会议经过审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
构建普惠多元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划要求与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及其托班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予以补充和完善。 本市发展托育服务,以家庭照护为基础,通过开设幼儿园托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设置社区托育点,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构建普惠多元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 这其中就包括综合采取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和社区托育点的发展。幼儿园和托育机构使用水、电、燃气、电话,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