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初见成效 数据生产规模优势基本形成

幡然醒悟 2024-5-24 16:13 806人围观 博音快讯

  央视网消息: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5月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这是我国首次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体检”。根据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的最新调查结果,我国数据生产的规模优势基本形成。

  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到32.85泽字节(ZB),这相当于1000多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

  和2022年相比,我国数据年产量增长22.44%,其中,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出行数据,同比增幅达到49%;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生产设备相关的制造数据,同比增幅为20%。2024年,预计我国数据生产量增长将超过25%。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艳表示,随着5G、AI技术的快速发展,内容制作、影像视听等民生消费领域的新的业态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非结构性数据对我国数据总规模的贡献是巨大的。

  调查发现,在2023年全年生产的数据量中,只有2.9%被存储,这意味着一些数据在源头就被抛弃。在存储数据中,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约为四成,这说明不少数据被存储后不再被读取和复用。

  算力规模增长快 智能算力占比约30%

  算力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发动机”,新出炉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算力规模增长快,大模型计算需求不断增加。

  到2023年年底,全国2200多个算力中心的算力规模约为230百亿亿次浮点计算/秒(EFLOPS),这可以让100辆新车的上万次碰撞测试在1分钟内完成。2023年,全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约为30%。目前,在所有算力中,智能算力占比提高到约30%。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算力规模占比近60%

  在算力的区域分布上,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算力规模占比达到近60%,东部地区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利用率要高于西部地区。

  2023年我国公共数据开放量同比增超16%

  公共数据是数据领域中的“富矿”,《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已经初见成效。

  2023年,我国公共数据开放量同比增长16%,省级政府开放数据量比2022年增长18.5%。北京、浙江、上海、重庆等15个地区的省级数据管理部门开始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就是把公共数据拿出来,授权给相关企业,形成公共数据产品向社会提供服务。

  2024年以来,不少地方纷纷成立“数据集团”,加快盘活公共数据。整体来看,现有的数据供给难以满足当下旺盛的需求。例如,在数据交易机构中,消费民生领域数据购买方数量是供给方的2.4倍。

  蒋艳表示,随着数据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数据产业发展壮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开云体育 九游娱乐 星空体育 开云体育 九游体育 星空体育 开云体育 开运体育 德州扑克平台 开云百家乐 老虎机游戏 ag百家乐 虚拟足球 虚拟体育 沙巴体育 真人ag 真人赌场 足球投注 美女百家乐 欧洲杯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