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打造三级联动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多方发力护航“夕阳红”

娇吟喘息 2024-5-24 15:37 183人围观 博音快讯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能够帮助疾病终末期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的安宁疗护服务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家庭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启动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185个市(区),北京市是国家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为了完善相关工作,近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规范》对医疗机构从事安宁疗护提出了多项基本要求。

什么是安宁疗护?北京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中明确,这是一项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的服务。医疗机构应具有临终关怀执业登记,组建以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和护士为核心的服务团队,并接受市级及以上安宁疗护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

北京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中规定了安宁疗护的住院标准主要有四条。第一,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晚期,且有难治性痛苦症状;第二,其他慢性疾病终末期,且有难治性痛苦症状;第三,重要器官持续衰竭、常年卧床、高龄、处于难治性痛苦状态的老年临终患者;第四,预期生存期短于6个月。对于不符合安宁疗护住院标准,且知情、理解安宁疗护理念,同意接受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医疗机构要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伤口维护、情绪疏导、会诊及转诊服务等安宁疗护门诊指导意见。

北京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还要求服务团队人员,包括主管医师、主管护士、医务社工,应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与患者和主要照护者共同制定安宁疗护服务计划。《规范》对症状控制、舒适护理、人文关怀、出院服务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北京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到6月17日,在这段时间内,市民和医疗机构可以登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进行意见反馈。

北京:形成三级联动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安宁疗护的核心理念就是帮助人们面对“逝去”,让逝者和家属“生死两相安”。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有近百家医疗机构注册了安宁疗护科,开放安宁疗护床位1100余张,多家社区医院也开始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形成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北京市海淀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医疗机构,目前这里的安宁疗护中心有床位50张、医生6位,此外还有护士和社工。负责人介绍,安宁疗护服务的对象为重病痛苦末期的患者,同时还包括患者家属。

“安宁疗护”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但它又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说,安宁疗护服务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依托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北京鼓楼中医医院、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家医疗机构转型为安宁疗护中心,在全市打造三级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三级医院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并承担安宁疗护技术支持、专业人才培训等任务。二级医院和安宁疗护中心主要为症状较轻但需住院治疗安宁疗护患者提供机构安宁疗护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主要为症状稳定无需住院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开云体育 九游娱乐 星空体育 开云体育 九游体育 星空体育 开云体育 开运体育 德州扑克平台 开云百家乐 老虎机游戏 ag百家乐 虚拟足球 虚拟体育 沙巴体育 真人ag 真人赌场 足球投注 美女百家乐 欧洲杯投注